年前,BNB为代表的平台币率先回暖,并引领市场成功转牛。随后在IEO等模式的助力下,众多平台币轮番爆发。
尽管平台币在下半年与大盘出现联动回调,但截至到现在,BNB、HT、OKB仍有超过200%现价净回报。MXC、BiKi等年轻交易所,在今年更是以8415%、4919%的现价回报率吸睛不少。
平台币被誉为加密市场的券商股,在今年也只有平台币概念可以与比特币减产分庭抗衡。那么,曾在2019年领涨½时间的平台币,未来还能上涨多少?
为此,币哩从市场上挑选了不同梯队共计9家交易所:币安、火币、OKex、ZB、Gate、LBank、MXC、ZBG、Biki进行分析。其中,
币安、火币、OKex为一线交易所,属于平台币概念中的“黄金股”。
ZB、Gate、LBank为老牌交易所,属于平台币概念中的“白银股”,白银与黄金联动。
MXC、ZBG、Biki为新一线交易所,属于“黑马股”,具备一定潜力。
以上交易所皆为市场上较为关注的交易所,本文将参考平台基本面、市盈率、流量法、费雪方程等多个维度,来推测以上交易所平台币的长线走势,判断哪些平台币仍然有上涨空间,哪些被高估。
(提示:本文中所有图片皆可放大查看)
一、平台币基本面分析
一般而言,券商股行情启动时会有3个显著特征:
领涨大盘且涨幅较大;
短线即上演翻倍行情,并诞生黑马;
轮流表现,且齐涨齐跌。
这是因为市场流动性变强,新的投资用户和资金保障了券商行业的高收益。券商股上涨,也反映出投资者对于后市预期向好,与大盘走势呈现正反馈。
不过,支撑平台币上涨的另一大原因在于基本面,基本面不会因短期市场波动而发生质变,我们可以从中判断交易所的赚钱能力、以及平台币是否具备可持续向上的基础条件。
换句话说,从基本面上可以判断项目是否符合长线价值投资,也对市盈率等估值模型提供数据、信息支撑。
先放一张总表:
影响平台币上涨的因素很多,单一数据很难量化出平台币优劣,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中作出参考。
1、平台流量/热度
以上9家交易所都与大陆有很深的联系,因此百度搜索词条数是能直观体现出平台/平台币热度的关键指标。
我们可以看出,一线交易所中:币安的平台/平台币综合热度最高,BNB甚至是唯一拥有百度百科的平台币,加分不少。OKex第二、火币第三。
老牌交易所:ZB>Gate>LBank。
新一线:MXC>Biki>ZBG。
交易所流量是项目方判断交易所用户基础的关键指标,能侧面反映出交易深度。
尽管下半年各大交易所流量均有下滑,但从8月PV上看,币安仍然是第一,8月PV量超过剩余8家交易所总和。剩下依次排名是OKex、Gate、火币、ZBG、ZB、MXC、LBank、Biki。
社区建设上,微信等社交软件未能收录,我们只能先用推特、电报等早期工具上来判断。可以看出:币安引领一线交易所、ZB引领老牌。新一线中,ZBG领跑。
不过从市场热度和声音上,MXC、Biki热度较高。MXC今年崛起的原因是强上流量币(CX),比如VDS。主流交易所不愿去承担风险,MXC却借此完成了一波流量收割。你也可以看出,今年CX崛起的时间点正好是MXC崛起的时间。需要考虑的是,这种模式是否可持续发展。
Biki是社区建设最投入的新一线交易所。对外称社区活跃用户达20万,并计划招募2000位合伙人共治社区。
最后,我们综合网站流量及热度双项指标上做出排名:
一线交易所:币安>OKex>火币
老牌交易所:ZB>Gate>LBank
新一线交易所:ZBG>MXC>Biki
从表格数据还可以看出,OKex可能被低估,很多数据甚至要优于火币。Lbank虽然成立三年,但平台热度逐渐被新一线赶超。目前启动平台币是属于再发力阶段。
2、平台币市场/机制
市场上,平台币大户持币占比、上架交易所、链上数据比较关键。大户持仓比代表了筹码集中度、上架交易所影响潜在的交易需求、链上地址及交易可以当做活跃度的指标。
从数据上看,平台币属于强控盘币种,前十名基本上都占比超80%以上。在上架交易所中,一线交易所拥有绝对优势。Biki作为新一线交易所,平台币已上市10家交易所,与老牌交易所处于同一梯队。链上数据上综合排名依次是:BNB>HT>ZB>OKB>ZT>Biki、MX>GT>LBK。
最后的综合排名是:
一线交易所:HT>BNB>OKB
老牌交易所:GT=ZB>LBK
新一线:Biki>ZT>MX
机制功能上,一线交易所的功能设计较为完善,具体细节上各有不同。其中可以直接影响短期价格走势的包括投票上币、IEO、回购销毁等。
IEO、上新币哩已有多篇文章分析。这里我们主要看下回购销毁上。回购销毁可以减少供给量,加大通缩属性,给予市场长线向上的预期。
ZB、LBK尚未进行过销毁。销毁力度最大的依次是:
Biki>GT>BNB>HT>MX>ZT>OKB。
3、投资数据
投资数据是目前为止九大平台币的成绩。其中2019年ROI上,MX、Biki冠绝群雄,这是它们备受关注的原因。
不过有趣的是,Biki的历史低点正巧在1月1日发生。如果参考历史ROI,其实只有8倍左右,类似的还有MX,也是先破后涨。ZT属于一路向下,直到一周年探底后目前才有复苏迹象,不过ZT的优势是价格便宜,拥有潜在上涨动力。
GT本身涨幅不大,若IEO效应褪去,上涨动力需要验证。LBK刚刚发行,新高后已回落30%。不过,LBK比较机智的是,上架了MX、Biki等多个今年暴涨的平台币,来为自己换取流量。
截止到现在,尚未在年内创下历史新高的平台币有:HT、OKB、ZB、ZT。其中,火币、OK与作为这个榜单内最赚钱、最有影响力的交易所,后面的市盈率也证明被低估,火币、OK还在近日传出借壳上市,有突破前高的长线预期。
ZB在机制设计、品牌树立上都不太完善,此前一直只有手续费抵扣。不过在最近开始有回购销毁的举措。
最后,币哩根据基本面、以及上涨动力上作出以下判断:
价值投资:HT、OKB、BNB
谨慎参与:ZB
观望待机:GT、LBK、ZT、Biki、MX
Tokeninsight的评级分析中,将三大平台币排在301个收录币种的前十位,ZB是榜单上唯一一个被收录的老牌平台币,评级为B,稳定展望。
二、现代估计模型推测
市盈率、流量法、费雪方程是推算估值的金融算法,这种方法来源于股市,我们可以借鉴参考。
1、市盈率估值
市盈率=股价/每股收益,是股市中常用的估值指标。对股价估值时一般采用动态市盈率,其计算公式为股价=动态市盈率×每股收益(预测值)。
今年国内传统金融板块中,银行股市盈率区间为4-16倍,保险股为7-23倍,券商股则高达12-135倍(被高估,不过随着市场的自我调整,券商股市盈率会出现下调)。
一般来说,市盈率在20倍以下为正常水平,但由于交易所盈利较高,我们这里以20——40倍(牛市行情)做出粗略估算。在平台利润上,由于不够透明,我们只能从平台公开透露、平台币回购、以及部分媒体KOL的统计数据中参考推算。要注意的是,市盈率计算出的估值会因为市场周期、币价、流通量波动而出现调整,因此仅供参考。
市盈率估算市值与现价市值越大,代表上涨空间越大或被低估,越接近代表越被高估。
市盈率结论显示:
HT、OKB被低估。
按照20倍市盈率计算,HT可以涨到35美元、OKB可以涨到18美元,现价与估值分别相差6—8倍。BNB目前的价位符合预期,前高价位被高估,目前属于正常范围(这也是市场回调的原因)。
老牌交易所ZB、LBK现价与估值相差5—7倍。GT当前价位较为正常。
ZT、BiKi作为新一线交易所,表现平稳,需要新的使用需求才能彻底激活。
MX被高估。
现价几乎与估值持平,需要警惕。即使将MXC年利润放大2倍,也很难看出MX的后续向上动力。
2、流量估值
流量估值是传统互联网企业常用的估值方法。
我们这里的计算方法是:流通市值/月访问流量,计算出的值越小表明越被低估,越有潜力。但同时也要注意,流量法计算比较粗糙,对流量真实性要求比较严格。
最后结论显示:
一线交易所被低估指数:OKB>BNB>HT;
老牌交易所:LBK>ZB>GT;
新一线交易所:ZT>MX=Biki。
3、费雪方程
目前市值估值模型主要有市盈率、PEG、市净率、市现率、DCF、股利贴现、现金折算等等。费雪方程式(交易方程式)则是经济学中比较久远但也常见的一种估值方法,与剑桥方程式处于同一时期,比市盈率第一次提出还要早20年左右。
星球日报报道称,V神是第一位将费雪方程应用到加密项目估值的从业者。
费雪方程: M * V=P * Q,其中对应到币值:
M值代币的流通市值;
V值代币的换手率;
P,代币的市场价格;
Q,代币的市场流通量。
我们最终以P*Q/V=M,再将模型估算的M(流通市值)/现价流通市值,即可得出币价还有增值空间。
表格结论为:
一线交易所:BNB>HT>OKB
老牌交易所:GT>LBK>ZB
新一线:Biki>MX>ZT
三、综合结论
结合基本面分析+市值估算模型,我们依然给单项第一加☆,最终的结果是:
一线平台币具备可持续上涨空间:
OKB:☆☆☆☆(被低估)
BNB:☆☆☆
HT:☆☆☆
老牌平台币可以谨慎参与:
ZB:☆☆☆
GT:☆☆
LBk:☆☆
新一线交易所风险与机遇同存:
MX:☆(被高估)
Biki:☆☆☆
ZT:☆☆☆
币哩简介:三年财经媒体、两年区块链TOP企业从业经历,专注区块链行业深度报道